“玩”的技巧

 建立廣泛的興趣,維持持久的動機

編譯:Shelby Xia

許多人對ABA有相當大程度的誤解,認為ABA就是機械化的課桌教學,但其實在ABA教學過程中,真正佔用孩子大部分時間的教學方式卻是:“玩”!

您可以在這裡停下一秒鐘,問問自己:“我會和孩子玩嗎?”

如何和我們的孩子玩?如何在玩的過程中教學?如何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如何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星星的孩子”!

這是一篇比較長的文章,您可以分開幾次來閱讀。但是我建議您認真地讀完它!我相信在您閱讀之後會對“玩”這個概念有所改觀。我們希望您帶著這些技巧,充滿信心地和孩子“玩個痛快”!

當行為分析師開始為一個家庭提供服務,第一件他/她想知道關於你的孩子的事情就是:“星星喜歡玩什麼?做什麼?”因為這是他/她決定使用何種“強化物”來獎勵目標行為的唯一方式。只有您自己才最了解您的孩子!但事實確是,家長往往給出這樣的答案:“他/她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他/她什麼都不想要!”

我們要告訴您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些他/她想要的东西,我们更加可以做一些事情增加這些東西的種類和數量,这被称为“增加潜在性的强化物”。 我们必须“教导”我們的孩子學會對更多的事物有興趣。一方面這會增加教学的机会和質量,另一方面我們也給他/她們創造機會参与比“自我刺激”更有趣的獎勵/強化活动。

首先,我們要“製造動機 – 開始活動”。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同意:這是最難的一个部分。我們在這一階段的目標是:讓孩子“允許我們”加入他/她的活動/遊戲,將我們自己和/或新的玩具成為他/她興趣/動機的一部分。

活動一旦建立,我們的目標就轉換為:“保持興趣”!這可以讓我們延長活動時間,並且在孩子有興趣的狀態下,添加教學目標。

1. 擴充“強化物/獎勵”範疇

教孩子享受“玩”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虽然我們可以人為地設定情景教授孩子指點图片,模仿动作和複制語言,但要孩子功能性地使用这些技能,只有將他/她放在“现实世界”中去運用所學 – “泛化”

但是,如果孩子對这些“现实世界”的物品(玩具,游戏,人物等)根本沒有興趣。他/她所能學到的就只是:在一個人為設定的操作環境 – EO (Establishing Operation) (一對一課室),在人為刺激(图片)和人為强化(视频,糖果,零食等)條件下才知道如何使用那些物品/技能。

因此,無論我們設定何種计划,我們都應該持续地將目標項目與本身已有的初級本能性的项目(食品,触觉,气味等)配对,籍以创造越来越多孩子可喜愛的东西,讓孩子的興趣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在行為術語中,將初級强化物与目標项目配对而產生的目標強化物稱為:“条件性强化物”。通過创造条件性强化物可以有效地扩充孩子的“强化物/獎勵”範疇。

2. 觀察孩子潛在的初級“自我強化/刺激”行为

为了帮助确定孩子可能喜愛的玩具或活动的类型,我们需要觀察他/她所参与的“自我刺激”行为的类型,即是:研究他/她在不同環境中對各種各樣的視覺,聽覺,味覺和感/觸覺的反应方式。 在我們建立並完善強化物資料檔案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加了解孩子。我們也可以通過人為設置,為孩子呈現各种不同方式的視覺,聽覺,味覺和触觉條件,看看孩子如何反应。 當我們完成評估,我們就可以根據所得資料來決定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向孩子介绍的最佳类型的玩具或活动。

3. 與強化物配對

任何時候,我們想給孩子介紹一个新的玩具或者活动,我們一定要记住“將它與強化物配對”。 换句话说,將孩子可能不大会喜欢的東西與我們已經知道的他/她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謹記:無論是介紹何種新項目,这个想法都一樣成立。而且您可以選擇多種强化物用来做“配对”。例如,如果孩子喜歡被紧紧地抱住,就将這個活动与阅读圖书放在一起配对。 如果他喜欢看东西旋转,我們就选择具有旋轉部件的玩具或活动。 如果他喜欢滑稽可笑的声音,那我們就在与他一起玩的时候弄出那些聲音。 如果他喜欢音侓,在与他互動時,我們就婉轉地唱給他聽或者誇張地改變我們的声音。

4. “轮流”介入新的目標項目

有些孩子喜欢玩新的玩具,但有另外一些则對體驗新的項目舉步不前。新的玩具只有當孩子具備與他人“輪流分享他/她喜愛的東西”這一能力時才可以引進。並且在引进新的玩具或活动时,我們需要在“輪到我們”的時段介绍,同時遵循基本配对程序。介紹的時候要盡可能充滿趣味,輔助可笑有趣的聲音和動感誇張的表情,尝试找到目標玩具或者活动本身可能令孩子喜歡的特性。每次與孩子在同一項目互動時,都要盡可能使用同样的語言,声音和神態,以便確定孩子喜愛的最佳體驗方式。

如果我們採用以上方法還是無法讓孩子接受到新的項目,那么我們可以选择只让孩子看着我們興高采烈地示範,而不參與,在他/她觀察的同时,吃一些他/她最喜欢的零食或者果汁(与已建立的强化物配对)。当您看到他/她开始对活动中的目標項目/对象微笑,並且伸出他/她的手时,您就会知道孩子已經准备好接觸新的玩具,或者願意在新的活动中与您開始互动。

如果孩子没有跡象进入活动,我們可以结束我們的回合,等到再次“轮到我們”時,我們可以再次嘗試,或者選擇其它不同的項目。我們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孩子可能想要逃避的的任何迹象,找到/製造一個適合的行為狀態快速结束活动。記住,我們不可能教一個孩子要求他/她根本不喜歡的東西。我們可以做的是:用多一些时间來培養孩子對新事物的兴趣。

5. 教授“提出請求” / 使用“填入空白”提示

當孩子最終接受經過配對建立好的新項目,我们就可以開始教他/她“請求”這一項目或者“請求”這一項目中的某些部分。 如果孩子尚未有語言,我們可以教他使用手勢或者圖片“提出請求”。例如:治療師在和星星玩沙,星星喜歡看着沙子慢慢地傾瀉,治療師的手會在适当的位置或者適當的时间停止在半空,要求星星使用任何適用形式的語言行為來表示“倒沙”。治療師也可以使用“填入空白”提示,在一句话的某一部分暂停,看看星星是否会“填写”空白。例如:星星快看! 我要_______(倒沙)。这是一種“聯想语言行為”的反应,但同時也是一个要求,因为孩子有意願看到活动的发生或者继续。

6. “自我刺激”性質的玩具必須與教育者配對,不可讓孩子單獨接觸

一般來講,首先向孩子介紹的玩具或者活动多數屬於“自我刺激”類型。例如:陀螺,旋转轮,齿轮或丝带棒。因為這種“自我刺激”的感覺多數的星星孩子都會喜歡。如果我們讓孩子一個人玩這一類的玩具,他/她多數會选择長時間地凝視或者不停地使用同一方式与這個刺激物交流。我們不想让孩子以这种方式“玩”玩具,因为自我刺激的行为往往会成為它本身的強化物,以致孩子沉浸當中,無法自拔。我们需要阻止孩子无限制地访问这類玩具,用以抵制孩子自我刺激行为的不斷強化。我们應當要做的是将强化物(刺激玩具)与我們的語言和互动形式配對,利用“刺激物”讓孩子對教育者產生興趣。这類玩具应该收藏起来,只有与成人一起玩的時候才可以使用。教育孩子的人應該掌握“刺激”玩具的全部或者部分控制權,以免孩子著迷在“自我刺激”之中而忽略教導他/她的老師!

如果我們发现孩子對某種刺激性質的玩具或活动感興趣,我們就可以利用它通過配对而產生更多样化的玩具和活动。我們還可以尝试找找其他類似的,可以為孩子提供相同或相似感官刺激的玩具。

7. 因果效用類型的玩具

另一類值得留意的類型是那些结合了“因果关系”的模擬玩具或活动。 例如:吹泡泡遊戲,可以噴水的橡皮小鴨。對於這類“因果”項目,我們可以通過對玩具的控制而要求孩子的回應。 例如:孩子想看泡泡,您可以要求他/她講:“吹泡泡”,然後您才吹。如果他/她想看橡皮小鴨噴水,您就等著他/她說:“擠小丫”,然後就馬上讓他/她看到小鴨噴水。

8. 避免“提问题”

當我們和孩子坐下來“玩”,我們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问一大堆的问题!这不是在玩,這是在测试!孩子会觉得反感。相反,正確的做法是:避免使用任何“提問”形式的要求,在孩子享受“玩”的過程之中,自願地學習使用新的技能(無條件附屬強化)。

例如:有许多孩子喜歡“滑稽有趣”的声音和“動感夸张”的语调,還有些孩子特别喜欢音侓。如果您的孩子是這一類型,您可以通過改變您聲音的旋律,使用唱遊的方式,表達出您的句子。讓我們假設,您和孩子在玩健身球,孩子坐在上面,您捉著他/她上下彈動,您可以唱着說“弹弹球,弹弹球,掉 -下- 来”。在每一次說:“掉 – 下- 來”的時候,把孩子從球上放下來。如此反复进行幾次之後,您很有可能会注意到孩子會在接近说“掉 – 下- 來”的时刻,充滿期待地望著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在說“掉 – 下- 來” 之前或者之間停頓,您的孩子很有可能幫您填了餘下的空白!他/她會自發性地說出“掉 – 下- 來”!這個“填入空白”的詞彙就成为我们新建的“强化語言”,我們可以開始使用它強化,塑造,或者转移入其它功能性的語言行为來製造更多的“(強化)語言”。(语言操作

9. 避免平鋪直敘

尽量避免简单地叙述您所看到的,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不是真正的参与。 我們可以這樣:星星在玩小火車,我們就拿起另外一個小火車,假装撞到他/她的火车或者追逐着他/她的火车。

如果孩子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舉動,我們就用一種俏皮/玩笑的形式插入並打斷他/她的思路,或者以突然轉換為孩子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得到她/他的注意。跟據孩子的活動項目,調整我們的語言/聲調,使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來“脱颖而出”。例如:如果星星在房间裡繞來繞去,我們就為他/她刮一場大風,舉起他/她,把他/她吹到空中,“飞”到房间的另一边。

10. 逐漸介入,給孩子一個接受的過程

有些孩子就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一个新的事物。 如果您的孩子有这种情況,您可以將新的玩具放在房间里,孩子看得到但接觸不到的地方,開始的幾天,什麼也不做;接著,您在離開孩子可接受的距離處,自己開始興高采烈地玩這個新玩具,慢慢地縮短距離,但不要求他/她。我們要等待孩子主動来到我們的身边,而不是直接拿著新玩具去要求他/她和我們玩。孩子在一開始拒絕一个新玩具,并不意味着他/她以後都不會接受並且喜愛它!我們要记住這一點,任何玩具都有潜力成为“条件性强化物”!

11. 根據需要做出改變,取長補短

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會對某種特定形式的玩法有種特殊的興趣。这种倾向會導致:孩子可能只喜歡與媽媽玩一個玩具,但是爸爸和孩子玩同一個玩具時,孩子卻似乎完全沒有興趣。 如果这種情況您似曾相識,您就需要请任何會參與孩子活動的人仔细观察孩子與他喜歡的人玩這個玩具時的表現,以帮助确定究竟是那一些因素令孩子感到愉快。 也许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声音或者一種特定的话说方式? 虽然我们不鼓励孩子頑固地堅持这种“同一性”,但我们可以使用所得到的信息来确定,如何使孩子對同样的玩具與不同的工作者有同樣的樂趣,而最終建立起這一個潜在的強化物。一旦強化物成立,我們可以對特定聲音或者特定形式做出改變,在孩子逐漸接受改變的同時,我們也創造了更加多的“強化”種類。

12. 监控興奮等级,及時喚回孩子的注意力

请注意,有一些孩子在玩某一些玩具時,特别是“刺激”性質的玩具,他們會变得越来越兴奋,直至達到失控狀態。 如果我們監控到孩子似乎開始变得異常活跃,无法专注于我們正在和他/她做的事情,我們就需要在這個時候讓孩子休息一下,轉換去不同刺激类型的項目(可以令到情緒平復的項目)。 例如:如果孩子在玩“陀螺”時,興奮異常,開始跳來跳去,我們就會停下活動,要求他坐下来休息一會兒,并開始按摩他/她的身體和四肢。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在我們停止活動時有負面行為(發脾氣),我們不可以对他/她的行为作出反应,而導致在无意中加强了問題行为。我們需要等待孩子情緒平復,可以和我們以正面行為參與其它項目。如果她/他仍然優選之前的“刺激”活动,我們可以再次嘗試。

13. 避免強化物消失

每个孩子的持續耐力都是不同的。我們必须仔细观察,以确定何时可以逐渐增加“需求”而何時不可以。

從孩子“提出要求”到“他/她得到最终结果”的過程中,您可以在任何適當時刻增加額外的“提出要求”的数量(传递性建立操作 Transitive EO)。例如,孩子要求玩球,您可以将球放在透明容器/袋子中,教导他要求您“打开”容器/袋子。然後,您還可以教导他要求您“滚动”或者“拍打”球。您要注意的是:不要快速地增加要求的數量,這會使孩子不願再参與活動。因為對孩子來說,“逃避要求”在這個時刻比活動本身更有價值。这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物消失”或者“除掉強化物”。如果您的孩子曾經喜歡某些玩具,但是後來他/她卻不再對那些玩具有興趣。很有可能就是這一種情況。

另一种使“強化物消失”的方式是:允许孩子無限制地接触強化物,以致“饱和”,孩子不再對其有興趣。例如:孩子本來真的喜欢和你一起玩气球,但是如果你每一天都和他/她玩10次氣球,他/她恐怕對氣球很快失去興趣。我們需要偶尔停止那些孩子有高度動機的活动,改換一些其它孩子仍然会喜歡的活动,以避免“飽和”而引致的“強化物消失”。

通过不断發掘孩子可能喜欢的玩具和活动,漸進式增加需求,频繁改換活動項目,我們就可以做到“保持”玩具或活动的“价值”。

14. 添加新元素,擴充活動內容

我們还可以通过在活動過程中添加片段或者角色來擴充活動內容。 例如:星星喜歡玩火車,我們和他/她玩的時候,可以建議他/她在動物園那一站停一下(加入片段),有些小動物要上火車(加入角色),然後火車開去森林,送小動物們回家。在孩子喜歡的活動中添加新的成分,是教授孩子接觸新事物的好辦法。不過還是要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太快地增加太多的成分/要求,否则孩子可能会对该活动失去兴趣,或者她/他寧願选择只有他/她自己的時候才去玩那一樣玩具。

這里為您提供一個添加的技巧:將孩子喜欢的“片段”作为強化物,放在需要強化的活动之後。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給娃娃穿衣服,就添加去不同地方的片段,去沙灘,或者去網球場,然後根据所需給娃娃换泳衣或者運動服!

15. 以视频片段做版本,模仿複製

您可以使用孩子最喜爱的视频以一种敘述式的手法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小型的表演。例如:芝麻街中的曲奇怪獸喜歡瘋狂地吃曲奇餅這個视频片段,是星星非常喜歡看的,您可以在曲奇怪獸吃完曲奇餅時暫停視頻,然後我們和星星使用曲奇怪獸手偶和玩具曲奇餅,重複剛剛視頻中見到的情景。这也是一種將玩具(手偶)与强化物(視頻)配对的方法,在這個方法中孩子有一個“劇本”可以模仿。當然我們需要逐渐改寫“劇本”,以确保孩子不会機械化地重複同一個版本,最終建立起一個新的功能性活動。

16. 教授语言

當我們幫孩子建立起多方面的“玩具或者活动”興趣,孩子也有動機做出“請求”,可是他/她卻還沒有足夠的功能性語言來清楚地表達他/她的“請求”,那我們就是時候开始教授他/她更多的可使用“語言”。(語言操作)。 例如:星星喜歡拖地,我們和他/她一起做這個活動,輪流來做,輪到星星時,我們可以教他/他使用標籤 -“拖把”做出請求,而不再是:“我要玩/我要這個”。我們也可以通过“使用填空”這種方法來教孩子“標籤”,例如:星星拖地用的是________(拖把)。如果孩子還沒有語言技能,我們可以教授他/她模仿,讓孩子模仿我們的動作來作為“請求”。

還有一種教授語言的辦法:幫孩子的“不明語言”创造“意义” – 即使我們不明白某些孩子说出的語言或聲音,我們要幫助他/她賦予這個語言或者聲音一個“意義”。例如:孩子說“啊”,我們就說“啊嚏!”并做出相應的誇張動作。

17. 在遊戲中教學還是“遊戲”,不是“工作”

大多數的家長試圖在游戏活動中尝试教学都會犯一個“家長錯誤”,我們因為太急切地想我們的孩子學習,我們會不自覺地加快語速,添加過多的目標。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們需要知道,這在教學上是不正確的。我們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情况。

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教授重點放在:識別“標籤”,認知反應,以及如何做出請求。用以指導選擇游戏的发展方案和形式。例如:我們和星星玩芭比,假裝芭比生病了(標籤),我們問星星:“你应该带她去看医生呢还是去公园呢?”(認知反應),等星星做出選擇,在他/她的選擇基礎上擴展遊戲方案。

我们建议您多使用游戏来教授孩子新的事物,將密集的教学课程留給教授提升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上。这样做不但会增加所學技能泛化的可能性,也使学习變得更加有趣味!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觀察孩子玩玩具和他/她與环境互动的方式,来為他/她設定更為適當的功能性目标。

18. 加入工作/學習目标

當活動項目本身最終成為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也建立了一定基礎的“功能性語言”,這代表他/她已經准备好学习他/她不一定感兴趣的东西了。这個時候,您就可以開始从“典型的发展词汇表”中選擇您想添加的目标。

19. 建立灵活性

在孩子早期的“教學”中,我們使用的是“你做到,就得到。”這種方式來鼓勵孩子學習,而且與孩子的工作對象又都是“成年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數都不會與孩子爭拗,這種方法和形態的副作用很可能是:孩子變得固執,喜歡命令他人,沒有辦法接受不同意見。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最終泛化入真實的自然環境中,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我们就必须還要教導他/她“靈活性”。

我們的方法是:“輪流指揮”。在活動中,我們要從始至終保持這個概念,當然在開始的階段,我們可以給他/她多一些的“指揮”時間和機會,強化她/他每一個“靈活性”的行為,然後逐步增加我們的“戲份”。例如:和星星玩積木,在您和他/她一起建造时,轮流提出不同的“想法”,下一步应该放置在什么部分。如果星星贊同您的提議,讚揚他/她“你真是一個好玩伴!”(給他/她一個獎勵)。如果他/她不贊同,您可以失望地說:“哦,好吧”。也许,您的下一个想法会奏效!

20. 在遊戲中教導社會情境

高级別的互動游戏也可以用来幫助孩子解決一些現實中的難題。我們可以使用玩具重建孩子可能遇到困难的特定场合。 例如,如果孩子在遊樂園不知道怎麼玩,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的孩子玩,我們就和他/她一起設定一個玩具遊樂園,使用玩具小人將情境重現,在遊戲中教導他/她解決問題。

請您记住:無論是任何级别的“玩”,基本指導方法都一致:“要有趣”!我們要:小心加入“要求”;不断寻找和创造孩子可能有興趣的新事物;將他/她所學到的沟通技巧泛化到其他人,其它地方和其它事物。

最後,願您和孩子玩的開心!

參考文獻:Tracy Vail, MS,CCC/SLP,www.letstalksls.com/learning-resources